說來可憐,Kai的名字在我們家,乃至我的朋友圈,都很少受到應有的正確對待。
我爸是個什麼標準音都發不準的湖南人。為了糾他一個「迂」音,我曾使盡渾身解數把該用的語音教學理論都實驗了一遍,終究不果。因此,對於這個案例,我就不追究了。
我媽呢?她自己和我都認為她是個還說得上兩句英文的老文藝人,可她管Kai就叫單一個英文字母,「K」。每回叫起來還都笑眯眯的。
我嫂子為體現婆媳關係之親密,當然也跟著我媽叫「K」。
總之,家裏把Kai的名字叫得最自然、發音最圓乎且帶有親切感的人,也就祇有我那超創意童言無忌的外甥小胖了。
起先他祇道Kai是我一普通學生,所以祇愛纏著他Kai前Kai後的練英文口語。可後來,也沒誰提點,他就自動在Kai後面添了個「叔叔」。乖巧得讓人祇想咬他兩口。
這說的是口頭的。書面的Kai,就來得更為多姿多彩了。
有人把它寫成「Ken」;
有人把它寫成「Kia」;
有人善意地把它寫成「凱」;諸如此類,不一為足。親切感最強也最為接近原型的一種,是「小開」。
總之,Kai的名字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外國人叫這麼簡單且這麼接近中文發音的名字,實在是一件超級麻煩的事情。
為什麼他不叫個「席勒」、「舒伯特」、或「莎士比亞」什麼的呢?
Kai的全名叫做Kai Weber。
認識我之前,他並沒有中文名字。
可跟中國人處對象,沒有中文名字還成嗎?
所以,他的中文名字是我給安上的。
他管我叫軍閥。我也樂得理所當然地享有專制特權。
原本Weber在中文裏是已經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韋伯」的。可那一看不是太外國了嗎?
看看人家顧彬先生的名字多能亂真呐!咱也要來個能亂真的。
就「韋博開」吧。
我對他說,「凱」其實也不錯的,可咱為什麼不挑「凱」呢?
那是因為
它蘊含的爭鬥意味太重,
俗世虛榮感太強,
弄不好惹得人一輩子不安生。
咱中國人就是聯想太豐富了,概念網路相關性太強,還戒都戒不了地超級迷信。
想想歷史上那些個給自己建凱旋門的皇帝,
你覺得在死人堆上踩過的日子很享受嗎?
你螞蟻都踩不死一個,咱還是挑個「無為」的比較現實。
就「開」吧。
「開」不是像極了你那刀架脖子上都不肯下定論、任什麼歪瓜爛果都想兼收並蓄的德行嘛。
如此鴻篇大論在這兒我就不細說了。
總之,Kai對這名字特別稱心滿意。好一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當他第一次遇見我原來的上司的時候,便忍不住興致勃勃地自我介紹說:
「敝姓韋博,名開。」
2008-9-17
諸葛亮 |
煮雞蛋 |
Kai對學中文一直都有滿腔子熱忱。
實際上,他對任何語言都有滿腔子熱忱。
因此,除了他的母語德語之外,他還能挺不錯地操控英文、法文和捷克文,能湊合著用西班牙語交流,能看懂拉丁文,也會點兒三腳貓的阿拉伯語和加泰羅尼亞語,當然,還有漢語的普通話和廣東話。
他的漢語純粹是自學的。我對他的漢語學習漫不經心,主要出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相對論考慮。我對你既是全無要求,你總不好意思來要求我什麼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