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Fu

主妇˙流氓˙无产者


Скачать книгу

      今年的國慶日,2008年10月3號,德國西南廣播公司二台(SWR2)在他們題為「烤腸,啤酒和足球」的節目中,邀請了前圖賓根大學經驗文化研究室主任赫爾曼•鮑辛格(Hermann Bausinger)教授,做了一次有關「什麼是德國人」的專題演講。一開頭,鮑辛格教授就望著手裏的一個啤酒杯墊,直言這是一個很難找到正確答案的問題。杯墊的正面,簡單俐落地問你「什麼是德國人?」而杯墊的背面卻讓你眼花繚亂地擠滿了各種可能性答案。

      具有強烈的家庭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對「主義」情有獨鐘,卻又總希望與眾不同;)

      (以經典的哲學方式玩弄)陰險,(但在外人眼裏卻可能祇是幼稚園的把戲,其結果往往是事隔多時才猛然發現自己將自己弄得騎虎難下、撲救不及;)

      (無條件地)誠實,(單純幼稚得不計後果;)

      先將自卑心用白蘭地淹死,然後自我感覺良好;

      以品質、DIN規格、洛塔爾•馬特烏斯、安通尼•耶波瓦……而自豪;

      諸此種種,都有可能被人說成典型的德國人特性。但很明顯,如果我們認真地尋找一種特性原型的話,所有這些,都不可能作為原型。

      因此,有人提議將「德國人」這個概念局限在地理的層面——在模糊忽略了共有個性特徵的情形下,僅代表來自某一個地域範圍的人。

      但是,這一提議卻又不可能行得通。因為人們像早已習慣了品牌標籤一樣,習慣了將這樣那樣的特定內容強加給這樣那樣特定的人。

      由於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一個語言上的定義會很自然地與發源於個人經驗的思維空間套扣在一起,激發對具體事件的一系列直接或間接枝節花絮的聯想。而無論什麼人,或多或少地都有點兒自以為是,喜歡將個人對特定事物的經驗,上升泛化為對整類事物的認識。因而,如果拿「什麼是德國人」這個問題去訪問100個外國人,而得到89個不同答案的話,是一點兒都不足為奇的。

      然而,終歸會有點什麼是可以從形形色色不同特性中歸納抽象出來的吧?

      對於這一點,估計還是專門研究人員的結論會來的比較客觀。赫爾曼•鮑辛格教授的結論是,如果非給德國人歸納一個最具普遍性的特徵不可的話,那麼,大概就非「不切實際」莫屬了。

      這個權威性的結論就像顛撲不破的真理一樣,讓我肆無忌憚地樂和了好一陣兒,仿佛平日裏深受「不切實際」之害所帶來的種種積鬱,總算得到了一種精神性「不切實際」的(虛擬的)舒緩。

      問題是,我發現無論你來自哪個階層什麼行業,都很難對「實際」有一個宏觀全局的認識和估價。尤其是在資訊發達的今天,當每個人都將自己那二畝三分地拾掇得像模像樣志得意滿的時候,就更容易變得自信主觀;而這種自信和主觀稍一膨脹,就很容易上升到相信自己對二畝三分地之外的世界也同樣瞭若指掌。受主觀片面的認識和估價所指導的行為表現,自然就很難擺脫「不切實際」的色彩。

      因而,儘管造成「不切實際」的主因並非德國社會所獨有,但「不切實際」的濃度,在德國人身上可能表現得較其他民族略為高出一籌。

      但是,究竟怎麼樣才算是「不切實際」呢?這同樣是個極具個性色彩的問題,很難一言以蔽之。

      比方說吧,很多德國人可能寧願一輩子讀書,也不考慮如何燈油火蠟地過日子。Kai的朋友中就有這麼幾位。